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师队伍 > 正文

周多奇

周多奇 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

E-mail:duoqizhou@aqnu.edu.cn

研究方向:运动促进健康的分子机制及生态学

个人经历

2023年任英国上市公司365院长,2018年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14年任英国上市公司365党总支副书记,2009年任英国上市公司365副院长,2008年任体育系主任助理,2006年任运动人体科学教研室主任兼体育系评建办主任,1997年安徽省定远县炉桥中学教师

2023年获批安徽省领军人才(教学名师)

2022年获批安徽省教学名师

2015年晋升教授,2009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06年晋升讲师

2005年北京体育大学硕士毕业 2001年安徽教育学院本科毕业,1997年安徽师范大学专科毕业


教学工作

主要从事运动人体科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先后承担了《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理学》、《常用生理生化指标的测量和应用》、《运动分子生物学》、《运动损伤与预防》《人体生理学》等多门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理论及实验课教学,并承担了公共系《大学体育》和生态学研究生课程《生物信息学》体育硕士《运动处方》教学任务。


质量工程项目和教学成果奖

1) 第一完成人获批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竞技力·艺术力·传播力·健康力四维融合体育艺术表演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2025;

2) 第九完成人获批省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服务大别山革命老区人才需求“三融三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22;

3) 作为第一完成人获批省研究生教学成果三等奖《“引领、创新、实践”三位一体生态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2022;

4) 第一完成人获批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创新型生物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2019;

5) 第四完成人获批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基于科技竞赛的生物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2019;

6) 第二完成人获省教学成果三等奖《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2015;

7) 主持校教改重大项目“数智技术在构建特色民族传统体育(龙舟等)俱乐部课程体系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2025;

8) 主持安徽省研究生质量工程项目“周多奇研究生名师工作室”(运动与健康)(2024yjsmsgzs036)2024;

9) 主持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英国365集团-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智能机械所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024;

10) 主持安徽省研究生质量工程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生态学研究生导师团队(2023yjsdstd048)2023

11) 主持国家一流专业《生物科学》2022

12) 主持安徽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英国365集团-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022

13) 安徽西农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硕士后企业工作站(2022sshqygzz031)第二2022

14) 安徽省生物技术专业升级改造项目,第二,2022

15) 主持省级一流专业《生物科学》2020

16) 主持安徽省新农科项目,地方高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现代生态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2万(皖教秘高(2020)60号文)

17) 获批省一流生物科学引领人才示范基地2020

18) ⑨ 获批省示范课程《人体及动物生理学》2020

19) 第一参与人参与黄祝省六卓越一拔尖项目2019

20) 主持校级一流专业《生物科学》2019

21) 主持校级一流专业《生物技术》2018;


科学研究

(一)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

1) 国培项目“校园足球教师专项培训”(项目编号2025AFAFZ01007)135万,2025,主持;

2) 安徽省第六次国民体质监测调查数据统计处理及初步报告编制,安徽省体育科学学会,横向项目,3万,2025,主持;

3) 体育与健康相关产品的使用检测和优化对策研究,北京京茁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横向项目,10万,2024,主持;

4) 大学生健康促进研究及课程开发,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横向项目,9万,2024,主持;

5) 基于肠道菌群代谢组学分析探讨八段锦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2024AH040176),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重大项目,20万,2024,主持

6) 安徽省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团队(2023AH010041),安徽省高校优秀科研团队,200万,2023,第二;

7) 机场动植物及昆虫调查与防治技术服务,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空军保障部机场营房处(江苏海外集团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代理),横向项目,84.5万,2022,主持;

8) 基于代谢组学和肠道菌群对T2DM的研究及其关键生物标志物筛选(Wsz202201),皖西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4万,2022,主持

9) 大别山道地中药材茯苓资源开发与利用(Wsz202212) 皖西南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2022 4万 第二

10) 生命健康相关研究,科研发展基金,119万,2022,主持

11) 优质蛋鸡绿色无抗养殖及提 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30万,2021,第一参与人

12) 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分析(英国365集团研究生学术创新项目院级课题),0.2万,2021,指导教师

13) “安徽岳西中药材茯苓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的研究”200052001),安徽岳兰药业有限公司,横向项目,40万,2020,第一参与人;

14) 肠道菌群与肥胖的关系及其运动干预效果(英国365集团“敬敷育英”创新 创业引领计划), 0.6 万,2020,主持

15) 人体运动促进健康个性化精准指导方案关键技术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专项2018YFC2000600),20万,2019,子课题主持

16) 微生物与动物健康研究(水生生物保护与水生态修复安徽省高等学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Sq2018004Sq2018004),2018,3万,主持

17) 倒立训练对高校教师心脑血流动力学及平衡能力的影响(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项目,KJ2017A363),6万,2017,第一参与人

18) “知行信”模式大学生体质健康服务系统的构建(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重点项目, KJ2015A215),6万,2015,主持;

19) 大学生健康促进理论与技术团队(安徽省振兴计划项目,皖教秘人[2013]189号)375万,2013,11校内主持。

20) CK家族基因多态性与有氧运动能力的关联性研究 (安徽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 1308085MH161),5万,2013,主持

21) 基于实船运动生物力学信息的我国优秀皮划赛艇运动员专项技术动作监控与评定(国家体育总局科技攻关项目,2013A102),2万,2013,子课题主持;

22) 我省高校体育行业职业技术能培训鉴定现状与对策研究 (安徽省体育局重点项目, AS2012126),0.6万 ,2012,主持;

23) 与低氧训练效果相关的基因多态性研究 (安徽省教育厅, KJ2008B94ZC),1万,2008,主持;

24) 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及体质的影响 (中共团中央规划课题, 2008GH114) ,3万,2008,第一参与人。

25) 我国优秀运动员遗传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利用(国家科技部,2005DKA21300-9),3万,2006,子课题主持。课题研究数据被用于国家科技基础平台—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平台(优秀运动员遗传资源数据库)的建设,网址:http://www.egene.org.cn/nipcgr/index.jsp;

26) 男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赛前集训期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安庆市文化局项目,2006wh0022,1万,2006,主持;

27) 阳光体育运动实施前后大学生体质的变化 (安庆市教育规划重点课题) ,主持,1万,2006,主持。


(二)一作或者通讯发表的论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共发表论文40篇,其中SCI、EI、C刊核心收录34篇)

[1] Association between polymorphisms of the adenylate cyclase 3 gene rs2241759 and the impact of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on blood lipid profiles[J].Peer J, 2025,DOI 10.7717 PEERJ.19271,SCI三区,通讯作者

[2] 樟和云南樟枝条功能性状的差异性研究[J].广西植物,已录用,CSCD核心,通讯作者

[3] 载脂蛋白E(ApoE)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血脂对高强度间歇训练敏感性的关联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4,46(11):961-966CSCD核心,通讯作者

[4] Associations between gut microbiota and osteoporosis or osteopenia in a cohort of Chinese Han youth[J].Scientific Reports, 2024(14): 20948,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4-71731-6,SCI二区,通讯作者

[5] ADCY3基因多态性与HIIT对体成分训练效果的关联研究[J].生理学报,2024.76(6):970-978CSCD核心)通讯作者

[6] A study on the impact of 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training on competitive anxiety among Latin dance athletes[J].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24.1371501SSCI三区,共同第一作者

[7] 汉族大学生FADS1基因多态性与血脂对高强度间歇性训练敏感性的关联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3,46(11): 73-81.CSSCI

[8] 紫草科 2 种短命植物功能性状的差异化协变特征[J]. 草业学报,2023,32(10) :58-70CSCD核心通讯作者

[9] Association of ADRB2 gene polymorphisms and intestinal microbiota in Chinese Han adolescents[J]. Open Life Sciences 2023; 18: 20220646SCI通讯作者

[10] INSR基因SNPs与血脂及高强度间歇训练敏感性的关联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23,42(5) :366-376CSCD核心通讯作者

[11] Intestinal Microbiota of Anser fabalis Wintering in Two Lake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Yangtze River Floodplain. Animals (Basel). 2023,2,SCI (1区,影响因子3.0) 并列第一作者

[12] Different desert shrubs with assimilative branches represent inconsistent trait relationships in Central Asia[J].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2022.12,3(SCI)通讯作者

[13] Effect of Lactobacillus reuteri S5 Intervention on Intestinal Microbiota Composition of Chickens Challenged with Salmonella enteritidis. Animals (Basel). 2022,9,SCI (1区,影响因子3.0) 共同第一作者

[14]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probiotics on the microecological flora of infected intestines in livestock and poultry. Lett Appl Microbiol. 2022 May;74(5):647-655. SCI通讯作者

[15]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whole-genome analysis of the potential probiotic, Lactobacillus reuteri S5. Lett Appl Microbiol. 2022 Apr;74(4):593-603. SCI通讯作者

[16] Antagonistic activity and mechanism of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SQ511 against Salmonella enteritidis. 3 Biotech. 2022 Jun;12(6):126. SCI通讯作者

[17] Evaluation of the probiotic and functional potential of Lactobacillus agilis 32 isolated from pig manure. Lett Appl Microbiol. 2021 Jul;73(1):9-19. SCI 通讯作者

[18] 12周高强度间歇性训练对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J].微生物学通报,2021,48(4):1215-1226, CSCD核心,通讯作者

[19] 肠道菌群与代谢性综合征的关系及其运动干预效果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杂志,2021,41(2):108-114,CSCD拓展,通讯作者

[20] Analysis of forced expiratory flow signals using the new Luus-Jaakola optimization procedure [J]. 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15,62[6]:1644-1651SCI通讯作者.

[21] Association between KCNJ11 Gene E23K Polymorphism and Body Composition together with its Response to Endurance Training [J]. The Ope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5,9:121-125EI

[22] 耐力训练对心功能影响与中国北方平原地区汉族男子CKB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J]. 西安英国上市公司365学报,2013,30(1):93-98 CSSCI

[23] 中国北方汉族男子ACE基因多态性与高住高练低训敏感性的关联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1):47-50. CSSCI

[24] Association between ACE Gene I/D Polymorphism of Men of Han Nationality in Northern China and the Effects of HiHiLo on Muscle Oxygenation[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2, (518-523) :5573-5577(Ei)

[25] Association between ACE Gene I/D Polymorphism of Men of Han Nationality in Northern China and the Effects of HiHiLo on SPO2[J],Leature Not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2,204:671-677.(Ei)

[26] HiHiLo对心功能的影响与ACE基因I/D多态性的关联研究[J]. 体育科学,2011,31(11):52-55. CSSCI

[27] Association between ACE Gene Polymorphism of Men of Han Nationality in Northern China and the Effects of the HiHiLo Train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engineering,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BCES 2011),2011,6月24-26日.(Ei)

[28] 高住高练低训对优秀男子橄榄球运动员心功能的影响[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9,28(2):127-130. CSCD核心

[29] 耐力训练对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与CKMM基因A/G多态性的关联研究[J]. 成都英国上市公司365学报,2008,34(2):76-80. CSSCI

[30] 中国北方汉族男子CK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耐力训练效果的关联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8,27(3):320-322. CSCD核心

[31] Muscle-specific creatine kinase gene polymorphism and running economy responses to an 18-week 5000-m training programme[J]. Br J Sports Med. 2006, 40(12):988-991.SCI1区top期刊,体育顶刊;

[32] 肌酸激酶同工酶及其基因与耐力的关系[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6,25(4):494-496. CSCD核心

[33] 耐力训练效果与CKMM基因A/G多态性的关联研究[J].体育科学, 2006,26(7).36-39.CSSCI

[34] 中国北方汉族人群肌型肌酸激酶基因(CKMM)A/G多态研究[J].遗传, 2005,27(4).535-538. Medline收录

[35] 数字化虚拟人在运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6):69-70 (省级)

[36] 补充维生素E对女子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自由基的影响[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7(3):89-91. (省级)

[37] 合作学习及其在运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5(2):111-112. (省级)

[38] 某师范学院体育系学生运动损伤调查[J]. 中国校医,2008,22(5):525-527. (国家级)

[39] 生化指标在篮球训练监控中的应用研究[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4(1):111-114. (省级)

[40] 糖尿病运动疗法及其机理[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2(3):107-109. (省级)

出版的专著或教材

1) 副主编《大学体育教程》,人民体育出版社,2024.8,正在申报国家规划教材

2) 主编《体育康复训练概论》,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8.8,约10万字;

3) 主编《有氧运动与健康》,中国科技大学出版,2016,1约12万字;

4) 参与编写国家教育部十五规划教材《运动分子生物学》第二十四、二十五章,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3,本人撰写第八篇,约6万字

)专利

1.专利名称:一种茯苓栽培用混合土壤、茯苓栽培方法;专利号ZL 202111071731.1;发明类型:发明;专利状态:公开

2.专利名称:Dark septate endophyte strain in blueberry root and use thereof ;专利号:2022/02691;发明类型:南非发明;专利状态:授权

3.专利名称:一种动物饲用益生菌培养装置及培养箱;专利号CN202210443969.0;发明类型:发明;专利状态:公开

4.专利名称:一种科普展示教具;专利号ZL 202220111435.3;发明类型:实用新型;专利状态:授权

5.专利名称:一种大豆疫霉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cn201910806605.2;发明类型:发明;专利状态:转移

6.专利名称:一种采用LPL基因rs283多态位点筛选运动员的方法,引物组及试剂盒;专利号CN202110712413.2;发明类型:发明;专利状态:公开

7.专利名称:一种运动提高心肺功能效果的预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专利号CN202110482279.1;发明类型:发明;专利状态:公开

8.专利名称:一种茯苓栽培种培养基、压缩松木段集茯苓栽培方法;专利号ZL 2021 1 1071769.9;发明类型:发明;专利状态:公开

9.专利名称:基于肠道菌群检测分析的健康运动计划生成方法及系统;专利号CN202011010664.8;发明类型:发明;专利状态:公开

10.专利名称:腰部康复治疗仪器;专利号ZL201720814335.6;发明类型:实用新型;专利状态:授权

11.专利名称:一种方便调温的保温杯;专利号ZL201621333687.1;发明类型:实用新型;专利状态:授权

12.专利名称:网球捡球器;专利号ZL201620045951.5;发明类型:实用新型;专利状态:授权

13.专利名称:腰腹部加压仪;专利号CN201520788913.4;发明类型:实用新型;专利状态:终止

14.专利名称:一种人体颈椎训练测试系统;专利号ZL 201521029381.2;发明类型:实用新型;专利状态:终止

15.专利名称:一种基于混合室技术的气体代谢检测装置及方法;专利号ZL201510059363.7;发明类型:发明;专利状态:授权

16.专利名称:腰腹部加压仪;专利号CN201510657717.8;发明类型:发明;专利状态:授权

17.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超声骨密度测量的足部的定位装置及方法;专利号cn201510028333.x;发明类型:发明;专利状态:实审

18.专利名称:一种基于体感游戏的健身训练指导系统;专利号zl201410143054.3;发明类型:发明;专利状态:终止

19.专利名称:一种基于波形匹配的主动脉脉搏波传导时间获取方法;专利号zl 201410493975.2;发明类型:发明;专利状态:授权

20. 专利名称:一种水下动物肠道菌群采样装置;专利号zl202011010664.8,发明类型:发明;专利状态:审查


学术交流

1. 2025年8月,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及提升方案,安徽省南片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试竞赛报告会,主旨报告。

2. 2025年6月,基于肠道菌群的变化探讨高强度间歇训练对人体脂代谢的影响,2025长三角运动促进健康学术交流活动,专题主报告。

3. 2025年4月,全国第六次国民体质监测身体素质测试指标及测试方法、问卷填写方式及内容解析,安徽省第六次国民体质监测技术培训班。

4. 2020年10月,高强度间歇训练对人体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安徽省第二届生态学青年学术论坛,大会报告。

5. 2019年11月,青年人群静态不同体位颈动脉血流量特征研究,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迷你专题报告

6. 2019年10月,不同体位对大学生静态颈动脉血流量的影响,第十八届华人运动生理学及体适能年会,墙报交流

7. 2018年7月,The influence of the cardiac hemodynamic in public college students changing posture from the head-up to head-down tilt.第八届世界生物力学大会。

8. 2011年12月参加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2篇论文被录用;

9. 2007年10月参加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1篇论文被录用;

10. 2007年7月参加全国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1篇论文被录用,并获三等奖;

11. 2006年6月参加XXIX FIMS World Congress of Sports Medicine(第二十九届世界运动医学会议),2篇论文被录用,其中1篇作大会专题报告;

12. 2007年12月7号晚,周多奇老师在龙山校区实验楼一楼教室作了题为“兴奋剂的现状与发展”的学术讲座。


奖项

1. 2023年安徽省领军人才(教学名师)

2. 2023年安徽省教学名师

3. 2023年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二等奖“基于微生物技术的蛋禽绿色生态养殖关键技术的创制和应用示范”第二

4. 2023年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二等奖“蓝莓新品种选育及健康生产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第五

5. 2022年指导学生获安徽省生物标本制作大赛二等奖

6. 2022年指导学生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7. 2022年安徽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8. 2022年安徽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九完成人)

9. 2022年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三等奖“茯苓菌核提质增产关 键技术及创新栽培模 式的推广应用”(第四完成人)

10. 2022年指导学生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11. 2020年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12. 2020年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13. 2019年第十八届华人运动生理学及体适能年会优秀论文奖

14. 2018-2022 连续5年获校教学考核优秀

15. 2018年获英国365集团审核评估工作先进个人

16. 2017年指导学生包揽第32届全国速度轮滑(场地)锦标赛高校男子组5000米积分淘汰赛、500米计时赛和1000米计时赛三个第一名

17. 2015年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18. 2015年指导学生参加安徽省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健美操大赛获团体一等奖,个人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三个;

19. 2013年被安徽省评为安徽省最受人民喜爱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20. 2011年,作为总教练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获总分、理论和技能组三个三等奖

21. 2010年第六届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22. 2008年获《中国校医》杂志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23. 2007年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三等奖

24. 2007年指导学生获安徽省大学生篮球联赛女子专业组第三名

25. 2007年获安庆师范学院教学评建先进个人

其他

先后任安徽省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体质与健康分会主任委员)、安徽省体育专业合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遗传学会理事、中国体育学会会员、中国生态学会会员、中国营养学会会员、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体育行业职业资格理论培训师、国家反兴奋剂宣讲师、安庆市、英国365集团科协委员。地址: 中国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编: 1008


 版权所有:365英国上市公司(集团)官方网站|Platinum China    联系电话:党务办:5300054;行政办:5300091;教务科:5500067;科研办:5300092;学工办:5300090